光纤之父——高昆2019-08-12

高锟是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 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2009年,高锟与威拉德·博伊尔、乔治·埃尔伍德·史密斯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6年,高锟发表了具有开创性的论文, 为我们带来了今天无处不在的光纤通信。 43年以来,电话通信世界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一伟大变革正源于高锟的执着, 因为他在众人质疑声中仍坚持自己的信念。

view more+

光通讯的里程碑2019-09-12

自1976年第一代45Mb/s光纤通信系统建成以来, 单根光纤的传输容量已经增长到原来的一百万倍,达到几十Tb/s。 与此同时,光纤放大器和波分复用技术的发明,使数据得以在百万公里计的光纤中传输。 这就是光纤通信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 现在的互联网比以前的电话更加普及。 我们可以上网浏览网页、打电话、写博客、观看视屏、购物、交友。 没有光纤,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便不可能发生。 从过去的几年开始,光纤逐渐以各种方式进入家庭。 更加环保的全光网络正在筹划发展当中,光纤通信的革命还没有结束,更可能正刚刚开始。

view more+

光通讯的快速发展2019-10-12

1986年后,以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为目标,全面深入开展新技术研究。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大规模应用光通信技术,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都有很大的进步。 从1991年起,中国已不再建长途电缆通信系统,而大力发展光纤通信。 随着宽带中国战略进程的推进,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加快光网城市建设的步伐,我国光通信产业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发展到如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从基本的沟通到精彩的网络世界等都离不开光通信。

view more+

中国光通信行业发展现状2019-12-12

目前国内能够生产光通信芯片的企业并不多,约30余家,其中大多数能够大批量生产低端芯片。仅有光迅科技、海信、华为、烽火等少数厂商可以生产中高端芯片,但总体供货有限,市场占比不足1%,高端芯片严重依赖于博通、三菱等美日公司。在路由器、基站、传输系统、接入网等光网络核心建设成本中,光器件成本占比高达60-80%,而光器件成本高企的核心原因在于高端芯片还不能完全国产化,需要依赖进口,因此高端光通信芯片应该成为中国光通信产业需要攻克的关键点。 中国光通信芯片产业相对落后,既与内部研发实力有关,也与外部环境有关。 在内部研发方面,光通信芯片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元器件,其所集成的元件包括激光器、调制器、耦合器、分束器、波分复用器、探测器等。目前业内有两大类芯片封装解决方案,一类是III-V族,另一类是硅光,其中前者技术相对较成熟,有成熟的单片集成解决方案,后者的激光器集成和封装方案还在完善。中国在光通信芯片的研发、设计、流片加工、封装等方面,与国外相比都有所欠缺。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2年)》显示,国内企业目前只掌握了10Gb/s速率及以下的激光器、探测器、调制器芯片,以及PLC/AWG芯片的制造工艺以及配套IC的设计、封测能力,整体水平与国际标杆企业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高端芯片能力比美日发达国家落后1-2代以上。而且,中国光电子芯片流片加工也严重依赖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 在外部环境方面,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格局中,中国依然是行业的新进者,按照产业的发展规律,新进者一定是先从整机和系统等相对容易的产业环节开始切入。我国目前所处的产业阶段决定了整机和系统企业会优先采购全球龙头供应商的光通信芯片,从而对自主研发芯片的决心有所松懈。 光通信芯片的研发过程极为复杂,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还需要较大的投资,研发和生产周期也都较长,高端芯片更是如此。行业发展急需更高层次、更大力度的人才、政策和资金支持。其实任何一项高科技产物都需要资金、时间的积累,只要认清这一点,肯投入,肯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布局产业,肯踏踏实实研发技术,中国光通信产业定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view more+

邮埃服的历史使命2020-08-12

公司于2019年7月在武汉注册成立,主要从事光纤器件新技术开发,涉及光纤传感、光纤接续、光无源处理及芯片气密封装等产品领域。 公司依托技术团队20多年光纤产品设计与服务国内外客户的产品应用经验,立足国内技术专有与自有,填充国内技术空白,扎根武汉光谷, 在力所能及的光纤技术领域,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增砖添瓦。 客户主要分布在美国与中国华南区。武汉邮埃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申请中国专利14项,PCT 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 外观专利授权2项;预计2022年专利官方缴费将达到150万左右; 公司产品立志坚持无创新不生产的原则,珍惜人才,成就员工。

view more+